草莓族一詞出自翁靜玉著、1993年出版的《辦公室物語》(ISBN 957-8645-04-X)一書,形容當時的年輕人,約民國50年(1961年)以後出生的世代。
由於媒體的炒作,現在多半作為約民國70年(1981年)以後出生的世代的一種負面標籤。
概要
「草莓族」一詞最早被食品業者拿來形容15歲以下的消費者,以草莓來象徵這個族群的天真、好奇。但後來則取其光鮮亮麗、甜中帶酸的生澀、在溫室中長大及一捏就破的特性,開始以草莓族來稱呼1981年後出生的世代(有時也包含1981年前數年出生的世代)。
在另一方面,也有人認為草莓族是被新聞媒體所誇大了,每逢「七年級生」(台灣俗稱民國70年以後出生者)、「八年級生」犯錯時即大幅報導,事實上在這個世代中也不乏有能力且有好表現之人。
刻板印象
台灣社會對於草莓族的普遍刻板印象包括:
◆抗壓性低(承受催逼、壓力的能力低)
◆受挫性低(承受挫折、打擊的能力低)
◆穩定度低
◆學歷高但操作能力差
◆重視外表、物質與享樂
◆個人權益優先於群體權益
◆也有人以「布丁族」或「豆腐族」來揶揄缺點(特別是抗壓性)比草莓族還嚴重的人。
◆不僅不常看課外書(高估...其實是幾乎不看),還喜歡以噱傳噱(就是唬爛,愛講唬爛語就是證據)。
案例
另外,2005年3月22日臺灣有一名婦人因肩痛求診,因療效不彰憤而怒罵醫生為「草莓族」。後經臺灣高等法院認為草莓族係指「年輕沒經驗禁不起挫折的人」、「屬於貶抑性詞彙」而的確貶低其名譽,而判婦人敗訴。
資料來源
維基百科 - 草莓族
偽基百科 - 草莓族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